“一个美丽而苍凉的手势”这是十四岁的长安第一次告别生命里的美好。
《金锁记》是读的第一篇张爱玲的小说,那时还在上高中。
读完这本书,我只觉得限悲凉,全身湿冷,课间十分钟,我特意找了一地儿晒太阳。
不够,根本晒不掉。
从此,这种湿冷就像患了风湿一样,长久地留存下来,每当阴郁的天气就会加重。
之后,我几乎看遍了张爱玲的作品,但再也没有一部比《金锁记》更悲凉。
《金锁记》中,让我感到悲凉的是被曹七巧迫害的人,比如她的女儿长安、比如她的儿媳芝寿、比如她的儿子长白。
“三十年来她带着黄金的枷。
她用那沉重的枷角劈杀了几个人,没死的也送了半条命。
她知道她儿子女儿恨毒了她”尽管这一切悲剧的始作俑者曹七巧也是一个苦命人:她嫁给一个残废的病秧子,年轻守寡,但她不值得半点怜悯。
因为她自作自受,她的悲剧有一半是她自己造成的,而别人的悲剧有八成都是她造成的。
再也没有比父母故意戕害自己的孩子更恶毒的事了。
作为母亲,她嫉妒自己的女儿,跟自己的儿子暧昧,非要拉着她们一起做时代的陪葬品,做自己悲剧命运的陪葬品。
曹七巧让人厌恨的地方就在这里。
她做坏事不是意的,她是故意的,而且她知道她自己是故意的,就像她出招前,就知道会导致什么后果。
她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迫害长安的呢?
是在长安十三岁的那年,她有一天看着自己缠过的脚,偷偷想着她心里的男人,也是她的小叔子—季泽,突然看到长安的脚,一双健康的大脚。
于是,心里一动,开始给长安裹脚。
尽管,当时已经不流行裹脚了,大家都劝不住她,她非要长安受这一遭。
就这样,裹了一年,七巧一时的兴致过去了,然而长安的脚再也不能恢复原样了。
后来长安有一次离开她的机会。
在她十四岁的时候,被七巧送去读沪范女中,换上了蓝色民国校服,不到半年,脸也红润了,人也精神了。
然而七巧不高兴了,她因为长安丢了一条被褥,对她破口大骂,还威胁要去学校找校长。
小女孩听后哭了一,好害怕她的母亲去学校大闹,那样她以后怎么在同学..."

点击阅读全文